透過全球 2,000 多家汽車新創公司關於 SDV、電動車及融資的見解,追蹤塑造未來出行的新興技術和合作關係。
汽車新創公司正在引領業界一些最具創新性的技術發展。在全球範圍內,這些公司在軟體定義汽車 (SDV)、自動駕駛、電池技術等領域的創新方面處於領先地位。
SDV 不僅在新創企業數量上領先,而且在壽命和創新強度方面也處於領先地位。2020~2024 年期間,SDV 領域的新創公司在融資總額方面名列前茅。
在 SDV 新創公司中,獲得最多關注和投資的領域是自動駕駛汽車/ADAS 軟體、共享出行以及充電器/充電管理。由於人工智慧、感測器技術和數據分析技術的進步,自動駕駛新創公司在整個生態系統中也保持著強勁的影響力。
其他值得關注的領域包括OEM策略以及電池和充電技術。 OEM策略新創公司涵蓋電動車製造、共享出行、車隊和物流管理以及車輛改裝等領域,凸顯了該產業正在超越傳統製造業。
早期創投引領新創企業成長
早期創業公司也佔據著新創企業的主導地位。2020~2024年期間成立的汽車新創公司中,約有67%被歸類為早期階段,這表明在技術創新和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的推動下,大量新企業正在湧入。
SDV 領域的集中度最高,56% 的 SDV 新創公司被歸類為早期階段,凸顯了其成長潛力。同樣,充電(52%)和 OEM 策略(46%)新創公司也表現出了相當活躍的早期階段。
相較之下,電池開發和自動駕駛汽車/ADAS 軟體領域正在成熟,新創公司數量減少,老牌企業也出現整合的跡象。
汽車新創企業成長的區域領導者
北美和大中華區是汽車新創企業領先的創新熱點。由於強大的創投環境和投資者網絡,北美在2009年至2024年期間的新創企業融資總額超過710億美元,位居榜首。這些資金推動了電氣化、自動駕駛、SDV(標準車輛)和電池技術的進步。
大中華區緊追在後,融資金額達540億美元,平均每家新創企業融資額超過其他所有地區。這一增長得益於政府在電氣化和智慧交通方面的積極政策,以及快速成長的消費者群體。
歐洲的投資模式更加分散,分佈在多個國家。儘管歐洲的融資總額低於北美和大中華區,但其早期新創公司(尤其是永續發展創投公司)的集中度最高,這反映了其協作創新模式和對永續性的監管重視。
專利揭示創新蓬勃發展的領域
投資追隨創新。 2020年至2024年,汽車新創公司60%的專利申請集中在SDV、自動駕駛和電池技術方面,顯示這些領域是重要的創新引擎。
SDV 表現出特別顯著的創新,這得益於 ADAS 軟體、使用者介面、網路安全和無線 (OTA) 更新的發展。除了 AI 演算法和模擬/測試技術之外,自動駕駛新創公司也專注於 ADAS。
儘管進入電池領域的新創公司數量有所減少,但電池開發仍然是創新的主要驅動力,尤其是在材料化學、回收、熱管理和診斷領域。底盤、照明、熱能和推進系統等其他領域在近年來的專利申請中所佔比例較小(4%)。
汽車新創企業生態系統已蓄勢待發,即將迎來持續成長與轉型。